媒介之战 (War of Medias)
范叶亮 / 2018-09-01
分类: 思考, 思辨 / 标签: 信息, 文化, 知识, 媒介, 战争, 铅字, 书籍, 电视, 娱乐 / 字数: 2966
本文为《娱乐至死》(Amusing Ourselved To Death) 的读书随想。
在这本书中,作者 Neil Postman 的基本观点为推崇铅字文化,声讨电视文化。首先,我必须承认作者对电视文化的很多现象描述确实存在,我虽然也一直知道其存在,但却从未思考过其中的问题,这是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多的地方。换言之,是书籍 (铅字文化) 能够让我更深入的思考问题,这也是作者所推崇的铅字文化的益处。同时,作者并没有否定电视文化作为娱乐本身的用途,这点我也是认同的。无论是电影,电视剧还是综艺节目,电视文化确实以一种五彩斑斓的形式丰富着我们的娱乐生活。但我认为作者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的观点略微有些绝对和偏激,尤其是在书籍和电视 (不同的信息载体) 内容过剩的今天,我认为两者都存在精华和糟粕 (同时包括文化内容和娱乐内容)。我认为书籍和电视中文化和娱乐的界线也不是很明显,虽然我支持作者的不要将娱乐和一些严肃的事情 (例如:政治,宗教,教育等) 混在一起,但是我也不否能不能从电视文化中获取知识。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对于信息的细粒度消化,在这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是 思考 和 实践。
作者在书的最前面提到:
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,而赫胥黎担心的是,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。
在文末又再次呼应了这个观点:
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,一种是奥威尔式的 – 文化成为一个监狱,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 – 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。
最后,又引用了赫胥黎在《美丽新世界》中的观点:
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,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
最后这句最符合我的观点,下面从几个方面聊聊我对书中观点的一些看法和自己的一些补充。
信息、文化和知识
作者用了两章的内容讨论 媒介 的作用,那么我就从媒介在信息的传递,文化的形成和知识的获取的三个角度来谈一谈我对媒介的认知。
信息的传递
信息,我认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,这里的 感知 其实就可以理解为 媒介。对于信息本身,可以将其粗略的划分为两类:有用的信息 和 无用的信息。理论一点的解释就是:从信息论的角度而言,能够帮助降低系统不确定性 (信息熵) 的事物就认为是有用的信息 (与真实概念略有差异);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:你在过马路时,你能够感知到行人,车辆和建筑物等各种信息,此时你更关心的是那些会影响到你生命安全的车辆和行人,这些事物就是有用的信息。
无论是有用的信息还是无用的信息一定是通过某种方式 (嗅觉,听觉,视觉等) 和形态 (书籍,音乐,电视等) 传递到我们的大脑。所以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都不是透过其内涵本身,而是通过其在媒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。同一个事物本身透过不同的媒介,可能具有不同的具体形态,而我们直接去理解的正是这个具体的形态,这也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 “媒介即信息”。
文化的形成
文化 同 知识 有相似之处,我认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:文化是一个比较中性的描述,其表示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某些习惯 (例如:饮食,建筑等),强调的是 习惯本身,而非 对习惯的评价 (好与坏)。而知识往往更像是一种具有 “好”的影响 的文化结晶,这个“好”可以对于集体而言也可以对于个人而言。
这些“习惯”又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?首先,我认为客观环境会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因素。从很底层出发,人首先需要做到同自然的抗争和共处,所以就会有人担忧干旱,有人担忧洪涝,自然会促使人们向不同方向发展。其次,就是我们人的主观因素了,我认为人的因素要更为复杂些。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在不断的演变,这种演变正是我们人自己主观选择的结果。
知识的获取
如上文中,我将 知识 定义为具有“好”的影响的文化,所以知识的获取就可以理解为对信息的选择。我认为对选择的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两个方面:用于选择的 信息池 和 选择的方法。这个池子就像是作者所描述的不同媒介所包含的信息,铅字文化中包含更多的是知识类型的信息,而电视文化中包含的信息更多的是娱乐类型的信息。选择的方法则像一个甄别和抽象的工具,对你感知到的信息进行筛选,提取和抽象,得到最终有意义的知识。我认为两者都很重要,但在信息过剩的今天,后者对于我们自己 可控性 会更好些。
严肃性与思考
到这,我们就聊聊刚才说的可控性更好的选择方法,概括而言这个方法就是 思考。思考本身是具有 严肃性 的,在谈及思考的严肃性之前,我们先说一下信息的严肃性。在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中,对于电视文化的抨击主要有如下几点:
- 电视不再是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,而是将所有内容都以娱乐方式表现出来。
- 电视呈现的事件都是独立存在的,剥夺了其与过去,未来和其他事件之间的关联。
第一点其实就是在说一些严肃性的信息 (例如:宗教,教育,政治等) 不应该以电视这种形式进行展现。我很赞同这一点,从思考的角度,这些严肃的事情是需要不断思考的,也就是说思考是贯穿在这些信息的接受之中的,而电视往往没有在中途预留很多时间,很快便进入了预先设计好的后续环节。
第二点其实作者更多的描述的是 电视新闻,我也很赞同这一点,确实这些被剥离同其他事情关联的快速新闻,只能片面的向我们做出了事情本身的局部,长此以往只会让我们对其变得麻木不仁,因为他们关心的是给观众留下印象而非观点。
面对不同形式的信息,我们思考的方式也会有不同。例如读一本书,遇到不熟悉的名词,你可能需要停下来仔细调研思考之后才会继续阅读,避免影响对后续内容的理解。又例如观影,电影更擅长以视觉冲击让你对其中的某些场景留下深刻的印象,而对电影的思考往往是以事后对其内容进行反思的形式,进一步理解其深层含义。但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去思考,最重要的一点是 独立思考,也就是我想表达的思考的严肃性。思考不必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对相同事物不同观点的发表和交流,独立思考让我们做到不人云亦云,同时我们也需要做到不固执己见。
思考与实践
思考不能停留在精神层面,思考可以让你不人云亦云,但是对事物的理解本身又有太多的主观性,其正确性却有待验证。实践 则可以帮助你检查你思考结果的正确性,否定自己错误的判断,避免固执己见。怎么去实践又是一门学问,但也大同小异,我感觉比较有效的几个方法如下:
- 反复。是说对于一个事情在不同的时点可以重复思考,比如书可以再读一篇,电影可以再看一次,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。
- 笔记。这点对于读书和观影都有效,把想法写下来,不光会让你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,有时你还会在总结的过程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,有助于自我改正。
- 做实验。好与不好,搞一下不就知道了?拿我们这群做模型的人来说,各种深度学习算法原理掌握的再好,不放在具体的问题上,不用真实的数据试一试,都很难说孰优孰劣。
媒介之战
回到这本书的核心 – “媒介”。看起来媒介对我们像是一种 被动 的影响,而思考是一种 主动 的干预。但我认为媒介的演变其实就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,一种对精神放纵的结果。现在不同媒介之间,甚至相同媒介内部都充满着过剩的信息,那些让你感觉获取方便,理解容易的信息所包含的知识应该不多。知识的获取一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,当你过于放纵,贪图舒适的信息获取,那必然仅能得到有限的知识。所以不要对于媒介的呈现形式所迷惑,对于铅字文化也好,对于电视文化也好,你都需要保持思辨的精神,不要让这场媒介之战影响我们对于知识的获取和未知的探索。
What you see with your eyes may not be true, see it with your heart.
一句本来之前用于讽刺自己的话,现在看来放在这也挺合适,不要浮于事物的表象,更重要的是你对事物的看法。